“把脉”东北现代农业
日期:2023-12-27 作者: 销售团队
贝博ballbet体育网页版

  中国人用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其中东北三省以占中国近1/6的耕地,提供了占全国1/3以上的商品粮。东北熟、天下足,东北粮仓发挥着巨大的“稳压器”作用。

  东北地区更是我国农业基础条件最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是未来国家粮食增产和发展示范现代农业的重点区域。

  在国家新的粮食生产计划及粮食安全压力的影响下,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在资源优势、农业支撑体系及产业化等方面加强建设,仍面临许多迫切问题,这样一些问题正制约着现代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讲的是工业,但必须从振兴农业做起对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总理曾这样指出。对此,近年的中央1号文件也多有提及。

  多年来,东北地区在我国农业产业总体发展的策略中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这里是我国重要农业政策的先行先试区,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先导示范区,在人均耕地面积、产业基础、农业机械化程度、粮食产量、商品粮输出等指标上均领先全国。

  东北大米全国闻名,东北农业对全国的贡献更是有目共睹。2008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达1785亿斤,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7%。2009年,在遭受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三省粮食产量依然保持了较高水平。

  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供给的重要举措。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固然有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又必须面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科技支撑、健全服务体系等现实问题。

  受现有农业资源条件的限制,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应的任务十分艰巨。其中,水土资源的限制成为两大重点,特别是地表水存量不足、利用率较低,将会长远制约其现代农业的发展。

  东北地区水资源总量1929.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1680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量的2/3,公顷均占有水量8190立方米,不足全国中等水准的1/3,农业水资源总量相对匮乏。

  在农业水资源配置上,存在时空分布不均、边缘多、腹地少,水土资源匹配程度不高,而且区域差异大等特点。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秀军告诉《科学时报》记者,黑龙江省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耕地面积占全省的89.3%,而水资源总量却仅占全省的50.3%;吉林省的松嫩平原西部,耕地集中而降水量仅有400~500毫米。全区超过80%的降水集中在6~9月。

  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容易引发旱涝灾害,再加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从而对农业生产及粮食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据介绍,1997年因春夏连旱,吉林省松原市农田绝收38万亩,占旱田播种面积的一半。2000年旱灾,吉林省成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7.7%,粮食产量比1999年减产30%。

  更为重要的是,东北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目前水资源生产效率仅为0.87公斤/立方米,而发达国家为2公斤/立方米以上。因此,利用仅有的水分资源,提高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调控能力,是解决粮食单产难以提高的重要环节和技术措施。

  除了水资源的制约,土地资源的减少和恶化,特别是黑土带的严重退化,土壤质量下降,也威胁着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一项有关东北地区水土资源配置、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34%;近50年来,黑土层平均流失了一半,表层有机质含量减少了1/3~2/3。

  吉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磊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黑土变白变薄、退化加剧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和不重视水土保持。另外,在种植结构上单纯追求粮食数量,某些作物种植比例过大,有机肥施用量普遍减少,土壤养分亏缺严重以及林地面积减少等都加剧了黑土退化。

  黑龙江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田宝强分析,黑龙江黑土流失主要分三种情况:一是原来较厚的黑土带(黑土层厚0.8米~1米)经过几十年的耕作,黑土层已流失一半,现在约为0.4米~0.5米;二是原来为0.3米厚的黑土带,大多数表现在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现在黑土层仅为0.1米,例如黑龙江绥化市达上万条的侵蚀沟;三是原来黑土层较少的(约0.1米),如岗地等,生土已经出地表。

  有数据显示,东北黑土区侵蚀面积为12.0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2.09%。其中仅重度侵蚀和极重度侵蚀耕地面积就达5.44万平方公里,占耕地面积的22.4%。典型黑土区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坡耕地,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面积占黑土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0.3%。黑龙江、吉林两省黑土分布区的农地大部分也是坡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0%~80%。

  田宝强向《科学时报》记者介绍,黑龙江农业可分为地方农村和农垦两部分,地方农村有500万户农户,以分散的家庭经营为主,2008年乡村农户粮食面积占全省的79%,这一部分耕地保护不足,粮食产量较低;此外就是农垦系统,约占全省21%的耕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采取科学的耕作方式,水土保持总体较好。

  据统计,近年来黑龙江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1.0厘米黑土表层,许多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只剩下“破皮黄”。同时,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理化性状变劣等问题突出。由于土壤质量下降,化肥增产效益已呈下降态势。20世纪90年代初,全省每公斤化肥增产粮食6.6公斤,近年已经降到6.3公斤。如产粮大县肇东市,1992~1993年玉米肥效为5~7公斤/公斤肥,现在已降至2~4公斤/公斤肥。

  李秀军分析指出,水土流失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与轻度侵蚀黑土耕层的有机质相比,中度侵蚀的下降了23.3%,重度侵蚀的下降了41.4%。而有机质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进而影响土地生产力和粮食产量。

  水土流失还造成土壤容重(密度单位,大多数表现为土壤颗粒增大)增加和含水量下降。土壤的侵蚀更加剧了大量养分(氮、磷)的流失,造成土壤养分的“贫化”。

  水土流失必然导致农作物减产。以坡耕地为例,大豆在坡中和坡底的产量比坡顶分别减少了26.03%和16.71%。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好,但是水网系统差,绝大多数都是靠天吃饭。在春季播种期,如果不下雨或晚下雨,则农业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完善及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尤为重要。

  张磊认为,目前,整个东北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装备水平低。各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少控制性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中小型水利设施不完备,水资源调配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导致灌溉水利有效利用系数较低,洪涝干旱灾害威胁依然严重。

  从农田基础设施看,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仍有老化失修的情况,设施不配套,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吉林省主灌区的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配套率不足70%。从农机装备来看,吉林省的耕种收割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40%左右。

  去年10月,田宝强研究员与几名省政府参事共同调研了黑龙江省的七八个县,发现基层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的滞后,是造成黑龙江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之一。

  田宝强和记者说,目前,黑龙江地下水水位正在普遍下降。如绥化和齐齐哈尔农区地下水位近年普遍下降了0.9~1.5米。省农垦总局通过对建三江分局15个农场10年地下水观测材料分析后发现,1997~2006年,该地区地下水位降幅达0.9~3.3米,其中降幅2~3米的居多。

  据介绍,东北地区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26.4%,远低于46.4%的全国中等水准。耕地中具备灌溉条件的耕地面积(包括水田)不足30%,除水稻外的其他粮食作物大部分都是旱作。近10多年的持续干旱气候使得粮食生产水平起伏巨大,粮食丰产年的产量水平甚至达到低产年的1.5倍。

  “总的来说,东北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正真获得改变。”张磊说。

  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农民靠天吃饭的情况不但没有缓解,有时还会加剧。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带来温度上升,对农业生产方式将产生直接、持久的影响。

  2009年夏秋季节,吉林省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中西部地区持续高温少雨,长春、四平、松原、白城等粮食主产区旱情严重,农作物受旱面积最高时达4267万亩,还有8.19万人、6.42万头牲畜发生饮水困难,造成全省粮食作物减产近两成。

  张磊分析指出,上述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慢慢的变大,而且造成的损失也日益严重。气候变暖加大了降水变率,使目前的旱涝灾害(主要是旱灾)更加频繁,从而引起农业生产及粮食产量的波动。

  今年,农业部对东北农业的要求之一,就是重点加强科学防灾减灾,力争去年减产今年恢复。

  气候变暖,在中国尤以北方和冬季最明显。东北则是我国增温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其中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交界区增温趋势最明显。虽然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导致降水量在东北的中南部和北部、东部呈现有减有增的不同趋势,但整体上将加快东北向干旱方面发展。

  李秀军认为,在影响东北粮食生产的灾害中,旱灾是最重要的灾害之一。气温升高以后,会加重旱灾的发生频率。尤其是春季气温升高,蒸发增强,土壤墒情变差,将会影响作物生长。

  气温升高以后,原来不能在东北地区繁殖生长的病菌、害虫,将在东北地区繁衍,因此将带来新的病虫害发生。正如近年来水稻二化螟的发生有所扩大就是例子。

  李秀军同时强调,全球气候变暖对东北粮食生产来说喜忧参半,但总的来说有利的方面更多。东北主要的粮食作物品种如玉米、水稻、大豆均属于喜温、对光照敏感的作物,气温升高使有效积温增加,有利于作物生长和成熟。并能选择种植生育期略长的品种,有利于增产。

  东北粮食作物生产多采用起垄种植的方式,目的是提高地温,有利于春季种子萌发生长。气温升高以后,较好地解决了春季种子萌发的问题,有利于保苗,进而有利于增产。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在长春市召开会议,专门研讨国务院提出的“抓紧研究制定加快东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要求。会议要求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其中迫切地需要提高耕地质量。要大力推广并完善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土地整理,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治理修复。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和深松和超深松为代表的机械改土作业方式。

  田宝强介绍,2009年黑龙江省通过改造新增耕地6300公顷,增幅为全国之首。为粮食增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全省还有2/3的盐碱地、坡地等中低产田需要改造,这些农田单产多在中等偏下水平,需要持续的资产金额的投入,未来改造和保护利用的空间仍很大。

  “在耕地面积增加很少的情况下,今年黑龙江粮食播种面积将稳定在2亿亩左右,产量要达到900亿斤,要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生产,任务还很艰巨。”他说。

  据国土资源部2009年底发布的《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显示,根据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投入等因素综合评定,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耕地平均质量较高,西部和东北地区耕地平均质量较低。

  张磊认为,目前,中国平均每公顷农田化肥施用量为400公斤,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这是涉及耕地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大量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固然推动了农业增产,但也会污染自然环境,食品中的化学残余物还将对农民和消费的人的健康构成威胁。

  张磊同时指出:“现在农户新增的土地往往是环境敏感的边际土地,如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陡坡、滩涂或沼泽地等,这将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某些特定的程度的破坏。再加上粮食补贴是按粮食实际种植培养面积发放,将推动农民对边际土地的开发,从而形成新的生态环境压力。”

  随着宏观政策环境对粮食生产倾斜、购粮成本增加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地方政府和农户也有一定的可能达成默契,将曾经是“退耕还林”的土地再开发、再利用,这种“退林还耕、退草还耕”的现象已有发生,造成巨大的浪费和破坏。为此,张磊强调,应从严控征地规模、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科学规划治理等方面改良土壤、保护耕作,提高土地生产力。

  目前,东北各地在农田生产中除了更换品种、增施化肥外,其他农业生产新技术应用有限。因此,改进多年来的习惯种植模式和技术,应用新型的农田耕作栽培技术是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

  李秀军表示,针对土地退化和农田保水、保肥能力变弱,有必要在农业机械化水准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完善以深松为主体的耕作技术体系。据计算,通过深松,打破犁底层,耕层每增加10厘米,每亩可增加蓄水30吨,大幅度的提升了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与此同时,应进一步研发和集成示范主要作物新型耕作栽培技术,有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促进农田持续增产。

  “农业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仅仅在4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低20~30个百分点,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在30%左右,导致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后劲不足,困难加大。”原因何在?张磊进分析指出,人员少、经费缺是主要原因。

  “目前,东北地区农技人员约为8.2万人,占全部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的4.2%。偌大一个农业产业,区区4.2%,无论是科研还是推广都是难以为继。”张磊强调。

  而且,多数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被纳入事业单位,实行经费包干管理。在这种体制下,从事新技术推广等纯“公益性”服务越多,各种费用与开支就越大,自身利益(工资)反而会受一定的影响,因此积极性不高。

  此外,农业生产效益较低,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在家务农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导致新技术推广难度明显加大。

  田宝强认为,黑龙江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方面,依然是农垦系统较好,薄弱环节在于有500多万农户的地方农村。地方农村和农垦处于两种不同的体制下,粮食单产差距很大,要提高产量,不仅涉及科技成果推广,还涉及土地规模经营、农业标准化生产等问题。

  有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基层农技推广部门设备落后、缺乏,靠一张嘴、两条腿的传统服务方式还都会存在,根本不能够满足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

  由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收入维持较低水平,很难拿出大量资金扩大再生产。

  张磊分析,目前,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包括政策补贴、粮食价格持续上涨、成本拉动,但这些都是一种短期行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远没有建立起来。没有持续增收的预期,农民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欲望就受到限制,这无益于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据统计,2008年东北三省农民平均年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仅有171元,占家庭经营性支出的12.0%;2008年底,东北三省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的主要生产性固定资产中,汽车为1.6辆、拖拉机为40.8台、机动脱粒机3.1台、农用水泵25.1台、役畜35.2头等,这样规模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很难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田宝强指出,农民增收乏力,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紧密关联。他曾做过一个调研:2008年全国农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来自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6%,辽宁这一数据为10.7%,吉林为6%,黑龙江仅为2.8%。也就是说,黑龙江农村农民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仍来自农业。

  “黑龙江农村集体经济几乎为空白状态。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只占5.9%,而全国农村集体投资比重为75.3%。农村非农产业和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是黑龙江省农民增收困难的重要原因。”他强调。

  在一次东北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上,有人向授课老师提问:中央发给农民的补贴能不能给村委会,或给农村集体组织,通过它们把资金集中起来,能够办些大事?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然中央直接发放给农民的各项补贴不能以任何理由挪用,但是想要左右这笔资金去向的想法和实例并不少。这在某一些程度上反映出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在设计特别是操作层面还需要克服许多问题。

  张磊表示,国内外的粮食生产实践表明,支持保护粮食生产的价格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起到保护粮食生产的效果,又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他举例,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要求农民必须在土地上常年耕种某种作物,才可以获得直接补贴,这让农民只能是盲从生产,限制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应该提前预告国家下一个年度粮食补贴计划,包括粮食补贴品种、补贴资金额度以及目标保护价格,让农民心中有数,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种植粮食作物。

  今年两会期间,部分东北籍代表委员建议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例如把种粮大户纳入粮食直补范围,对主要农作物实行良种补贴全覆盖等。这些建议无论能否实现,均反映出现代农业发展对国家政策支持的强烈需求。

  李秀军曾做过一个农民种粮效益比较的研究,他的课题组通过在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调查发现:按三口之家每户农民纯收入12420元(2007年),实现这一目标,种玉米需经营耕地2.2公顷,种水稻需经营1.8公顷。同时在经营规模上,三口之家两个劳动力,种玉米可经营15公顷,人均纯收入可达28530元;种水稻可经营10公顷,三口之家人均纯收入可达22913元。

  结论是,在目前吉林农村发展水平条件下,耕地应向种粮能手流转,采取耕地转包、转让等途径,形成种粮大户,同时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张磊认为,土地流转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是当前一个明显问题。土地流转大部分是群众的自发性行为,缺乏约束力和规范性,政府在土地流转上的缺位,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

  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和政策引导,农村土地流转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较明显,口头交涉、合同不规范等问题较多,易产生矛盾纠纷。在流转时间上,除农户之间的互换为长期外,其他流转形式一般为1~3年,不利于经营者长期发展。而且频繁的流转,不但不能提高土地质量,反而会使土质越来越贫瘠。

  田宝强认为,土地流转虽然强调农民自愿,但真实的操作有很大困难。目前,农村小规模经营的制约性已十分明显,需要突破体制上的限制。比如为帮助小规模经营的农户使用大型农业机械,黑龙江正在探索通过(农)场县共建方式,加强代耕、代收,促进大型农机的使用。

  田宝强同时强调,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落后,通过土地流转释放开来的农村劳动力,缺乏可以接收吸纳的市场,这也是一个大问题。对黑龙江而言,其土地规模经营还处在探索阶段,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