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风采
激扬科创新动能慧耕田畴产业兴!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挑战中奋跃而上
日期:2024-02-12 作者: 企业风采

  原标题:激扬科创新动能,慧耕田畴产业兴!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挑战中奋跃而上

  2022年,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经过重构重塑,17个涵盖粮、油、蔬、果、中药材、食用菌和牛、羊、猪、水产等产业的专家团队,围绕核心科技攻关、技术集成推广、种养模式创新、推动绿色生产等方面持续深化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和显著的示范效果,培育了一批技术力量雄厚、经营能力较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为县域特色产业提升、生产应急服务、政府决策咨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体系专家强化小麦种业关键技术创新攻关,为确保小麦种源自主可控提供强力科技支撑。首次发现DNA甲基化正调控小麦面筋品质,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鉴定出控制抗性淀粉合成和营养元素积累关键遗传位点,为培育功能性小麦新品种提供理论支撑。

  在育种技术上,体系专家构建了成熟的小麦快速育种体系,可满足1年4代小麦生长发育需求,联合多家科研院所,建立抗病抗逆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系联合测试体系。

  体系育成品种年应用面积约3500万亩,约占全省小麦养殖面积的42%。去年,体系专家育成新审定小麦品种33个,为全省小麦持续增产提供了品种支撑,同时研制出小麦生产配套技术24项,为全省小麦生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体系创建新品种、新技术百、千、万亩示范方,引领全省小麦生产。在全省各地共创建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方50个,其中万亩示范方8个、千亩示范方19个、百亩高产攻关田23个,实现了育成品种大面积产业化应用。

  体系采用“科研单位+企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优质小麦产业化开发模式,培植了延津“中国第一麦”、淮滨“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息县“酒麦之都”等一批知名公共区域品牌,为遂平“小麦加工强县”、温县“国家制种大县”和“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2022年,体系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政策导向和生产实际,明确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和重点任务,围绕籽粒机收、全株青贮、鲜食玉米三大产业链,实施协同科技创新与规模产业化应用。

  各岗位专家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科技创新,在玉米品种选育与筛选上,瞄准高产优质专用,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在生产上,集成推广高产、优质、绿色、高效技术,针对全程机械化难点展开攻关;在储藏加工方面,持续助力籽粒烘干、商品玉米品质、饲料和工业加工利用效率。

  依托“一三五五”工作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围绕玉米全产业链开展咨询服务,利用体系搭建的平台优势,集聚体系合力,吸纳其他优势资源,打造团结协作、覆盖玉米全产业链的高水平队伍。

  体系新选育的适宜籽粒机收品种“豫单976”入选“2022年度河南农业十大科技突破”。在体系对接服务的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试点县长葛市,凝聚体系内外优势资源,以三大产业链协同科技创新和规模产业化应用为核心,建立高标准示范基地,全力推进实施长葛市科技引领玉米产业发展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实现籽粒机收、全株青贮、鲜食玉米三大产业链融通,通过现场观摩、主流媒体宣传,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助推全省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籽粒机收到全株青贮、鲜食玉米的产业化发展,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以对接、服务当地优势企业为抓手,采取规模种植、订单回收、种管收统一技术支持等方式,建立规模化、高标准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农户,实现籽粒机收玉米、全株青贮玉米、鲜食玉米亩增收分别超过320元、200元、300元。

  以往,镇平县养殖企业的大量原料玉米依靠外地调入,成本居高不下,在体系支持下,当地天顺合作社采取优化玉米品种、改善生产基地土壤条件、全程机械化生产管理等多项措施,持续提升生产能力,并与当地养殖企业合作实施“籽粒玉米种植+生猪养殖+肥料回施”一体化的农牧循环经济模式,形成“0.6万亩现代高效设施农业+1.1万亩高产稳产粮食作物+3.7万头生猪养殖”协同发展格局。

  去年,我省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干旱,体系专家及时奔赴全省各地开展调研、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并与对接经营主体和相关区域负责人沟通,根据各地玉米生长情况,提出具体田间管理措施和方案,撰写了“科技支撑抗旱保秋”“高温‘烤’验玉米生产警惕干旱和热害”等管理措施,为全省种植户提供指导。

  近年来,体系专家先后育成、评鉴出“郑稻C42”“新香粳1号”等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并在原阳、濮阳、罗山、息县、光山等地进行布点示范,取得良好效果。体系专家针对性地与当地合作社、龙头企业联合,开展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产业化开发利用,培育了“前康香米”“正礼”“鳅米香”“水牛稻”“刘江庄”等一批稻米品牌。“品种+基地+品牌”成为稻米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息县“香稻丸”在当地拥有千余年的种植传统,清代时被列为贡米,栽培历史悠久,是我省唯一一个在生产中种植应用延续至今的水稻农家种。

  研究“香稻丸”优良基因性状,培育现代新型香稻品种,是息县香稻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科技支撑。2022年,体系在息县建立百亩示范方,示范种植优良食味香型粳稻“郑稻C42”和香型籼稻“香丰占”等新品种。经实地测产,“郑稻C42”“香丰占”亩产均达650公斤,较“香稻丸”农家种增产近1倍,加工的大米香味浓郁、口感更好,深受消费者喜爱。打造“香稻产业”得到息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商城县鄢岗镇曹寨村再生稻品种“桃优香占”万亩示范方,头季稻亩产678.5公斤,再生季亩产271.4公斤,两季亩产为949.9公斤。

  推动豫南再生稻发展,是体系近几年持续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体系专家通过持续攻关,不断优化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落实“四早一高”关键技术,不断提高豫南再生稻的产量优势和效益优势,再生稻两季均衡高产取得重要进展。2022年,信阳全市种植培养面积发展到61.5万亩,播种面积较2021年增加29.5%。

  2019年,在省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下,体系实施以“水稻全株青贮技术和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为核心的粮饲结合新型再生稻项目,经过四年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入选河南省农业主推技术。

  体系栽培岗位专家与信阳综合试验站联合开展粮饲双优双高再生稻集成示范,探索在粮食不减产的前提下,多收获一季饲草的新型再生稻种植模式。光山县百亩示范方测产平均亩产555公斤,最高亩产达641.2公斤,刷新了再生稻种植北界的高产纪录。

  根据南阳市官庄工区耕地提质改造发展水稻生产的技术需求,在2021年指导该区4000亩水稻种植成功的基础上,2022年项目区加大了“旱改水”力度,水稻种植规模扩大到2.1万亩。体系专家团队总结上年度种植经验,从优化品种结构、机械化育苗插秧以及规模化生产技术流程等关键技术环节入手,引进优良品种,制定标准化种植生产操作规程,全程指导项目区水稻种植管理,大面积水稻亩产达600公斤以上,得到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民的认可。

  体系与商城县密切对接,组建省市县三级完整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围绕绿色生态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关键问题,确立再生稻、稻虾、稻鸭等优质高效生产模式,建立示范基地。体系专家与市县专家分工协作,多次到商城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如今,再生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继续领跑全市、“水稻+”产业已经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体系逐步建立完善覆盖全省杂粮主产区的杂粮新品种联合鉴定平台,开展杂粮新品种的联合鉴定,加速了杂粮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除品种选育之外,体系专家根据相应研究配套“杂粮绿色高效种植技术”5项。针对甘薯种植对高质量种苗的需求,体系专家采用“科研单位+公司+育苗大户+农民”和“高质量脱毒甘薯两年制高效繁育生产”的模式,大力推广健康种苗生产技术,累计带动甘薯育苗大户扩繁推广高质量脱毒苗1200多万株,累计推广健康脱毒甘薯3000多亩。

  体系专家持续为汝阳、临颍、武陟、兰考、祥符区等地多个企业和育苗大户等提供技术服务,建立脱毒甘薯示范基地,提高了本区域健康脱毒甘薯占比及甘薯生产效益。同时为企业和合作社开展甘薯育苗、种植、贮藏、加工等技术服务,延长甘薯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甘薯、谷子作为伊川县特色产业,“岭上硒薯”“伊川谷子”品牌逐步打响,但生产没有规范标准、缺乏高质量品种支持、种薯种苗风险大、群众田间栽培管理技术粗放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健康发展。体系首席专家依托单位洛阳市农林科学院与伊川县政府签订院县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后,进行了“洛薯13”的品种经营权转让,出台了富硒红薯(谷子)生产技术团体标准,从品种、栽培技术、管理规范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在体系专家的帮助下,创建了“汝阳红薯”“岭上硒薯”“兰考红薯”“祥符红薯”“伊川红薯”“伊川小米”“林州小米”等地方品牌。

  去年,洛阳市遭遇严重干旱,出现秋粮种不上、死苗等现象,体系专家针对洛宁县实际情况,紧急组织筹措3000亩谷子良种捐赠,并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农户趁雨墒改种;联合国家体系绿豆岗位专家,调来了1.4万斤绿豆种子,在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洛宁、宜阳和新安三县进行生产应急技术培训,在服务生产、服务应急中彰显科技担当。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对于花生产业来说,除了稳产高产、优质的品种之外,种子质量是花生生产的关键。

  目前,在花生种子生产中,主要采用脱壳机对混果进行剥壳,由于花生荚果大小不均匀,不经分选进行脱壳增加了种子的破碎率、损伤率。

  体系机械团队研制出的平搓式花生剥壳机,增加了花生果仁分选机构,可以将大中小果一次性分开剥壳,大中小种子分离存放。这种设计不但提高了脱净率,减少了破碎率、损伤率,还节省了种子分级程序,提高了种子剥壳效率,为提高播种质量打下了基础。

  针对示范县对品种更新的需求,体系在延津、浚县、正阳、唐河、睢阳区、邓州等地建立了新品种展示基地,展示优质高油、高油酸、特用等花生品种40余个,筛选出高油、高油酸、高产多抗新品种5个,这些品种亩产量达400多公斤,且品质优良、商品性好,为促进花生品种更新提供了依据。

  体系专家支持的浚县高油酸花生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在推广加工型高油酸花生“豫花37号”的同时,引进适宜出口和食品加工的大果高油酸花生品种“豫花93号”进行大面积示范,为在当地建立高油酸烘烤小花生和出口型大花生生产基地打下了基础。同时,指导龙头企业丰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加强加工贮藏技术的改进,提升企业服务生产的能力。

  2022年,浚县高油酸花生发展到6万亩以上,企业与加工和期货等公司开展了深度合作,善堂花生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提高了花生种植效益。

  体系专家初步探明了豫南花生种植区土壤酸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并制订了解决方案,初步探明阳离子交换量是土壤pH空间变异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土壤pH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年均降雨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但随土壤全氮含量增加而降低。开发出豫南花生种植区土壤酸化成因识别和评价系统,制订了“化肥减施12.5%+石灰40kg/亩+有机肥500kg/亩+硅钙钾镁肥25kg/亩”的治酸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

  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体系专家在商丘、漯河、周口等地开展生产调研。调研发现,大豆、玉米种植密度均达不到高产要求,施肥量达不到要求,缺少播种、收获机械,除草剂应用方面存在问题。体系专家瞄准问题,加快科研攻关。

  体系在商丘永城处处春种业130亩、郸城南丰镇200亩大豆田推广免耕精量播种技术,用种量3~4kg/亩,比常规减少1~2kg/亩,亩增产5%以上,效益显著。目前,该技术在黄泛区地神实业集团,项城、商水等地已推广近10万亩,累计社会效益600多万元。建立合作新机制,创新县域农业发展模式

  体系首席专家与周口国家农高区、西华县和商水县种植大户、合作社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商水高标准农田技术指导专家提供技术指导与推广。油菜岗位专家与伊川金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伊川县神农良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建立了“科技+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培养龙头企业和优势经营主体,发挥产业带动作用。

  体系专家选育的4个大豆新品种成功转化给我省和安徽省三家公司,获得转化效益152.5万元,品种转化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近年来,体系专家瞄准蔬菜产业“卡脖子”难题和关键问题,以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宜机化移栽种苗培育和轻简化栽培、资源高效利用、绿色生产等技术为突破口,不断推广蔬菜优质高效绿色生产技术创新集成,支撑蔬菜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让种植者好种菜、消费者吃好菜、生产方式低碳绿色。

  我省小辣椒产业传统种苗质量指标中,缺少适宜机械化移栽的标准,体系专家针对这一问题,将小辣椒宜机化移栽种苗质量划分为3个等级,为宜机化移栽种苗培育提供了质量标准。同时,针对性开展技术攻关,筛选了具有半衰期短、安全等优点的植调剂,使用后,幼苗株高降低20%,茎粗增加15%,茎秆硬度增加20%,根系数量增加10%,宜机化移栽种苗一级壮苗率提高20%。

  对于设施大棚蔬菜,连作障碍是困扰许多种植户的难题,如何简单、低成本解决?体系专家集成推广的秸秆原位还田等技术,让种植户不再作难。

  采用秸秆还田、高温闷棚、大垄距+宽沟窄垄、保花保果、弥粉法减药防病等关键技术,通过“设施—农艺—新产品”的融合,可以有效克服连作障碍,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用工量,提升种植效益。

  开封市祥符区是我省主要的胡萝卜种植地区之一,采用传统种植方式,用种量大、效率低,出苗后的人工间苗,又耗费大量人工,管理中的大水大肥,又直接增加成本。体系专家根据当地需求,示范推广数控定量编绳精播技术,减少60%的用种量,大型机械化播种效率提高10倍,减少50%的间苗用工;同时,推广肥水一体化覆膜技术,节水节肥效果达50%以上。

  通过体系推广“新技术+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在祥符区推广胡萝卜轻简化栽培2.5万多亩,年产量11万吨以上,年总产值近1.4亿元,实现了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户增收。

  体系专家聚焦平菇香菇两大品种、现代化生产技术两个关键点,整合体系力量,明确分工,强化协同,创制香菇、平菇优良品种,集成现代化生产技术,构建“过菇还田”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以科学技术创新支撑乡村产业振兴及“双碳”战略。

  近年来,体系专家共收集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2212份,首次采集到了野生虫草和粉木耳品种。目前,资源库保藏数量2051份,创制新种质258份,选育新品种13个,鉴定161份种质,为新品种创制打牢了基础。

  根据不同质量香菇色泽、形状、厚度、硬度、弹性、含水量、开伞度、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灰分含量等12个指标差异,体系专家将花菇分为2级、光面菇分为3级,并制定了鲜香菇分级标准。

  在平菇产业中,手工发酵装袋存在劳动强度大、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菌袋污染率极高等问题,体系专家针对这一问题,设计研发了平菇培养料槽式发酵设施及工艺,使机械化水平提升到90%以上、发酵菌棒成品率达95%以上、菌袋生产周期缩短8~10天。平菇培养料首次实现工程化制备,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食用菌产业如何与粮食生产有机融合?体系专家通过绿色循环生产技术创新“菇粮轮作”新模式,与秸秆直接还田方式(小麦—玉米轮作)相比,秸秆“过菇还田”方式(大球盖菇—玉米轮作)使亩均经济效益提高了6500元。同时,土壤质量大大提升,秸秆降解率增长41.1%、土壤容重下降5.7%、土壤含水量增长7.1%,土壤中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长24.4%、65.9%和19.4%。

  2022年,体系专家集成推广集约、优质、高效、安全的栽培模式,指导种植户进行宽行密植、水肥一体化、自然生草、机械化作业、液体授粉等简约化栽培,每亩用工减少16.5个,亩均节省开支1815元;集成出优质安全的病虫害防控配套生产技术,使农药、化肥使用率分别降低54.25%和40.27%,腐烂病发病株率控制在10%以下,优质果率提高12.21%,平均亩产达4223.6千克,亩均增收1650.24元。

  针对果树病虫害防治,体系专家研发集成了“一清理、二诱杀、三生防、四药剂”的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减药30%以上,提高了商品果率和经济效益。

  2021年,我省西瓜播种面积约20.2万公顷,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13%,位居全国第一;甜瓜播种面积约6.8万公顷,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11%,位居全国第三。

  需求就是方向,体系专家围绕产业中的技术瓶颈,坚持原始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破解产业技术难题,以服务农业科学技术引领优势产业(西甜瓜)发展试点县为点,以点带面,促进全省西甜瓜产业向优质高效转变。

  体系专家将设施西甜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作为服务产业的首要任务,重点开展了西甜瓜主要虫害发生规律,氨基酸水溶肥对土壤影响及小西瓜品质影响,甜瓜耐盐渍化、抗早衰、耐低钾评价指标研究。制定技术规程1项,集成示范技术模式8项,发表科技论文2篇,授权专利2项。

  针对洛阳市的区位条件优势,体系专家立足都市农业、高效农业和休闲农业,以“提升亩均效益和服务城市需求”为目标,推广“设施小果型西瓜套种草莓栽培模式”和“设施西瓜羊肚菌轮作高效栽培模式”,使亩均效益达4万元以上。两种模式已在洛阳市孟津区、伊川县、嵩县等地示范推广,累计使用面积2700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体系专家历时多年,选育出了具有品质道地性的3个怀山药新品种,即“怀山1号”“怀山2号”和“怀山3号”,这3个怀山药新品种产量高、熟制口感优。同时,明确了新生种栽的大小可以通过调控种豆萌发、叶片发育动态、新生株芽动态等指标实现,建立了怀山药种栽均匀化生产群体动态指标,实现了怀山药种栽的均匀化生产。

  不同大小种栽、不同搭架方式、不同间作方式,都显著影响怀山药的产量,体系专家通过“小种栽→大种栽、平作→起垄、无架→高架、露地→地膜、单作→间套、化学农药→生物菌剂”等六因子多水平复混试验,形成了怀山药生态栽培技术。

  近年来,体系专家围绕降本增效、中小猪场转型升级,开展了科技攻关、技术集成及示范应用。

  体系专家加强发酵中药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发及示范应用,攻克菌种筛选、发酵发霉、代谢产物测定、生产线创新等技术难题,成功制备出固态发酵中药新剂型,在发酵中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体系专家技术支持下,河南炎黄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国内第一条固态发酵中药生产线。猪场使用中药保健方案后,猪群基础健康得到显著提高,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体系专家向“三山一滩”地区提供母牛高质量发展技术服务。成立“科学利用天然草地提高母牛高质量发展行动”调研组,先后到济源示范区、洛阳市、三门峡市、平顶山市、南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等地的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山区及黄河滩区进行调研和技术服务,并完成撰写调研报告1份,为科学利用天然草地、推动绿色发展,提供决策资料和技术支撑。

  体系专家在泌阳县大力推广“25512”模式,示范带动周边县及其周边乡镇200多家农户从事肉牛养殖。该模式的特点是:“一高一低一稳定”,即犊牛成活率高、牛群发病率低、养殖稳定。实现了“三降三升四不误”,降人工成本、降饲养成本、降管理成本,养殖人员实现不误管理牛场、不误农业生产、不误子女的教育、不误赡养老人。

  体系专家牵头编制了《国家奶牛肉牛数据中心(郑州)项目建设方案》并提交省政府,借助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郑州市组建国家奶牛肉牛大数据中心。

  体系专家开展优质饲料开发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筛选苜蓿优良品种12个及优良发酵剂5个,建立苜蓿良种推荐目录,形成一套苜蓿青贮裹包技术;初步建立了苜蓿青贮近红外快速检测预测模型及苜蓿青贮产品质量评鉴体系。

  同时,体系专家还采集了全省175家奶牛养殖场和苜蓿种植企业饲草样品1616份,并发布了优质饲草质量评价报告。

  针对地方羊种质资源保护、挖掘与创新利用不足等问题,体系专家开展了地方品种种质创新利用。完成了河南省10个地方羊品种2210份遗传资源样本采集,开展了“多生、快长”功能基因的挖掘与鉴定,挖掘肉羊优异性状相关功能基因2个。启动了“多生、快长”肉羊新品种培育,组建了9个血统2100只肉羊育种核心群,开展了生产性能测定。

  体系专家研发了2个新设备、3个新产品,研发了2项新技术,制定了2项新标准,集成了6项技术模式示范,引领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同时,体系专家开展肉羊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为周边养羊企业(户)和地方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接服务全省肉羊养殖企业30家,开展了种羊生产性能测定,健康养殖示范及疫病防控建议,形成区域示范效应,保证了全省肉羊健康养殖。

  针对水产产业生态安全、种质退化、效益低下等问题,体系专家开展了黄河鲤、淇河鲫的快长、少刺、高营养等重要性状改良,取得了重要进展,创制2个新种质。

  体系专家凝聚多项专利技术,创制鱼类表型性状自动化检测装置、黏性鱼卵层式孵化实验装置、鱼类生长性状标准化测试平台,使黄河鲤育种更加精准高效和标准化,集成20项技术模式示范,引领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协同研发黄河鲤的精准营养调控技术、7248疫病防控技术、高效渔农循环种养技术、池塘主养鲈鱼套养淇河鲫鱼技术等12项技术,使黄河鲤的肌肉硬度、咀嚼型、剪切力、胶着性等显著提高;发病率降低,鱼药投入量减少60%,节水50%~62%,实现科学防控和用药减量,提升了养殖效益,促进了生态环境安全和水产品质量提升。目前,该技术已在漯河市源汇区等地进行了初步示范,示范面积50亩,养殖黄河鲤的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体系和河南工业大学粮食经济研究中心联合编写发布的《河南小麦产业发展报告(2022)》,全面分析河南省小麦产业的生产布局、流通现状、企业竞争优势以及消费结构变化,以小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协同”的视角,对河南省小麦产业的历史成就、核心问题、未来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体系专家撰写《河南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评价报告》《河南省农业新业态信息技术与农业经济深度融合研究》等决策咨询报告,为决策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