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指导
又一批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正式获审通过这一些大公司将直接受益
日期:2023-12-11 作者: 技术指导

  12月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732号公告,裕丰303D等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脉育526等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经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

  中国曾为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发展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即从“非食用”(如转基因抗虫棉花)到“间接食用”(如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再到“直接食用”(如转基因水稻和小麦)逐渐产业化的发展目标。此前,国内只有转基因棉花实现了大规模大规模推广种植,如今国产抗虫棉市场占有率已达99%。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转基因品种再获得生物安全证书后,一定要通过品种审定获得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才能进入商业化生产应用。而上述品种通过品种审定,意味着转基因玉米、大豆有望正式迎来商业化进程。而转基因玉米、大豆这两种粮食作物主要用作饲料加工原料,也就是“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

  此前,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刘石在中国种子大会报告中曾表示,“如果生物育种技术商业化,玉米产业直接收益每年将增加 500 亿元—800 亿元人民币,在玉米总供给不变情况下,可节约耕地近 6000 万亩。”

  而转基因玉米、大豆商业化后,有望创造数百亿元的收益。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玉米培养种植面积约6.5亿亩,假设未来能达到与巴西和阿根廷一样90%的普及率,那么种植培养面积将达到约5.82亿亩。根据多方数据来看,转基因种子对比普通种子溢价在0~50%,也就是55.7-83.6元/亩,照此计算转基因玉米种子的市场规模在324亿元—486亿元。

  由于种植培养面积较小,业内预测的转基因大豆市场规模要小一些,我国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大豆播种面积为1.54亿亩,大豆种子的销售规模预计不超过85亿元。

  而产业链的相关企业也将直接受益。一般而言,转基因种子产业链分为上游性状公司,中游种子公司,以及下游经销商等。在国内,性状公司大北农合作的种企有130多家,其子公司还收购了种子企业云南大天种业、鲜美种苗推进“育繁推一体化”;隆平高科旗下拥有瑞丰生物、隆平生物等技术平台推进性状开发,后端则以玉米科学院、联创种业为主推进品种转育,同时也与垦丰种业等种企在育种、制种、农业服务等方面达成了合作。

  《51个转基因品种审定信息》显示,上述公司正式目前国内研发、生产转基因品种的主力。

  本次,隆平高科子公司联创种业、巡天农业、惠民农业旗下共计8款转基因玉米品种,登海种业2款转基因玉米品种,丰乐种业旗下子公司1款转基因玉米品种,大北农及其子公司旗下3款转基因玉米品种与5款转基因大豆品种在列。

  审定通过的转基因品种中,转基因性状主要为抗虫、耐除草剂两种性状。转化体所有者(即转基因性状来源方)主要为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粮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其中,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隶属于大北农,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隆平高科参股。

  一般而言,企业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性状能申请专利,并授权给制种企业收取专利使用费。按照国外惯例,性状授权费用按单亩收费,一般在8-10元/亩之间,据测算玉米种子的性状市场规模最高可达58亿,大豆种子不超过14亿元。

  以大北农为例,按8元/亩的性状费计算,据申万宏源预测2024-2026年,性状授权费将分别为大北农实现净利润 1.3亿元、2.5亿元、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