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转基因抗虫玉米可增产量8%至16%但仍难进市场(1)
日期:2023-11-27 作者: 行业新闻

  尽管坊间对于生物育种新技术的争议从未停止,但作为与“大飞机”相同的重量的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抗虫玉米、大豆等相关农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仍在行进中。

  在此背景下,能否有新产品在“十三五”期间落地,已成为业界与坊间颇为关注的焦点。

  只不过,如何推进有关技术发展,还有诸多问题悬而未决——政策缺陷、产业高质量发展、公众认知——远不止“安全性”争论这么简单。

  9月6日,长春市西南,位于公主岭的玉米、大豆试验田中,一株株玉米已近成熟,挺立的茎秆与宽厚的绿叶,簇成一片片“青纱帐”。

  走进帐里,田地被人行的道路分割成块状的方阵,每一个方阵,都有不一样的标牌。

  这里的玉米,是由各研发机构委托种植的抗虫、抗除草剂玉米实验品种,及其相应品类的普通产品“对照组”,秋季收获期将近,所有玉米正等待着被收割、被“拣阅”。

  某种意义上说,能够进入这片田地的试验阶段新品种玉米,都是“成功者”。因为在进入大田种植实验前,它们已经过了层层筛选,从遗传转化、品种选育开始,至少已经过了七八年的实验过程。

  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郝东云眼中,使用先进生物育种技术的玉米有着极为鲜见的优势——玉米田中,普通品种玉米的叶片与果实上,能清楚看到清晰的虫眼乃至活虫,虫蚀严重的位置,玉米秆甚至已被咬折;而就在相隔不足5米的抗虫玉米上,几乎看不到明显的虫咬痕迹。

  造成这一差异的,正是生物技术育种的效果:东北作为中国玉米主产区,最易受到的虫害为玉米螟。通过生物育种技术,人类能生产出专“克”玉米螟的玉米,在不改变玉米其他性状的同时,减少病虫害对于玉米生产的影响。

  郝东云表示,抗虫玉米可间接增加玉米产量8%至16%,并大幅度减少农药的使用。

  据统计,截至2015年,抗虫棉花累计推广4亿亩,占国内市场占有率95%,减少农药用量40万吨,经济效益约450亿元。

  然而这不意味着,田地中的试验玉米品种能够成功通过所有检验,走向市场。按照我国现行农作物的管理办法,转基因作物在商业化种植前,不仅需要获得安全证书,还需要获得品种审定证书、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

  实际上,自从生物技术育种列入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以来,国内尚无新研发的相关农作物得以进入国内市场,这显然与“提高农业生物研究和产业化整体水平”的专项目标不符。

  尽管官方从未对相关这类的产品的产业化进程缓慢做出解读,但坊间的猜测早已取得一致:生物技术育种的公众争议巨大,其中,争议最大的仍是其产品的安全性。

  在9月初举办的媒体研修班上,农业部科教司生物安全与知识产权处处长林祥明亦再次强调,转基因产品是迄今研究最为深入、检测最为全面、监管最为严格的一类农产品,获得相关安全证书的农产品并无安全问题。

  在农业生物领域科学家张世平眼中,由于可以少施农药等原因,其产品较普通食品甚至更为安全。以抗虫玉米为例,不抗虫玉米为抵抗虫害必须喷洒大量农药,而被害虫啃咬过的玉米,很容易因雨水侵蚀发生霉变,产生强致癌物黄曲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