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用科技、接订单、搞循环——吉林榆树一个农人协作社的现代农业探究
日期:2024-03-12 作者: 行业新闻

  新华社长春5月6日电题:用科技、接订单、搞循环——吉林榆树一个农人协作社的现代农业探究

  东北黑土地正值春耕时节。连日来,在有“天下第一粮仓”之称的吉林省榆树市,增益农业机械栽培专业协作社社员们在地里忙活着。这几年,协作社经过农业科学技能运用、订单化栽培、搞绿色循环农业等方法,活跃探究现代农业运营,完结农业生产产值更稳、效益更好、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在榆树市环城乡桂家村,一台耕种机顺着田垄行进,一粒粒马铃薯种被埋进地里,手指粗细的滴灌带紧随其后“躺”在马铃薯种旁。最终,一层地膜像面膜相同盖在田垄上。

  这是增益农业机械栽培专业协作社运用的覆膜浅埋滴灌技能。耕种机完结耕种、铺设滴灌带、覆膜一次性完结,水和肥经过滴灌带直接送到作物根部,来提高水肥使用率。

  谈起新技能的优点,协作社担任人马占有介绍:“既节水又省肥,马铃薯个儿大,质量更好。”曩昔遇到干旱,协作社用抗旱井,一公顷地一次需洒水200吨。“现在一年下来一公顷地节水300吨、省肥700斤。”他说。

  有了新科技,不再靠天吃饭。马占有说,曩昔干旱,减产是常有的事,现在不怕旱,产值有了确保。一公顷马铃薯增产2万斤,并且质量好,天然不愁卖。近两年,协作社带动周边村屯200多公顷土地运用覆膜浅埋滴灌技能,促进了农人增产增收。

  新技能和新装备让协作社尝到“甜头”。这几年,协作社还引入了籽粒收割机、免耕耕种机、无人喷药机等各式先进农业机械,大幅度的提高了耕耘功率。

  协作社本年不只要种50多公顷马铃薯,还有105公顷大豆和360公顷玉米。尽管现在还在耕种,但地里的庄稼却早已有了“下家”。这些年,协作社活跃对接商场,先接订单后栽培,让社员们在春耕时心里就有了底。

  在库房里,还有部分行将出售的籽粒玉米。马占有说,这些玉米不是一般的种类,是高质量的胶质玉米,专门供应一些饲料加工企业。

  这几年,协作社活跃与各地企业树立联络,签定出售订单,依据公司需求来做标准化栽培。“马铃薯是与牡丹江边贸企业签定单,出口俄罗斯;玉米直接供应天津等地饲料企业;大豆卖给上海一家豆制品加工公司。”马占有说。

  高胶质玉米、高蛋白大豆、特别种类马铃薯……有了订单,协作社现在不再忧虑出售问题,只需确保粮食质量。与企业的长时间协作,效益也有了确保。现在协作社的订单玉米每吨比商场价高40元,大豆每斤多卖两毛钱,马铃薯也有最低收购价。“只管把地种好,为客户供给最满足的产品。”马占有说。

  在协作社农机库房一旁,两座大型烘干塔高高竖起。每年,协作社都将收成的玉米进行烘干贮存削减损耗。每天能烘干800吨玉米的这两座烘干塔,安装了生物质锅炉,协作社将秸秆压成颗粒作为锅炉燃料,每年省下一大笔费用。

  曩昔,玉米秸秆处理给协作社带来极大困扰,现在却得到充分使用。在协作社的玉米地里,地上覆盖着一层金黄色的玉米秸秆,拖拉机牵引着免耕耕种机种玉米。拖拉机驶过,只见安装在耕种机上的秸秆归行机将秸秆归集到垄间,免耕耕种机在田垄上播下种子。

  这是协作社近几年推广运用的保护性耕耘形式。马占有说,秸秆还田能保墒,添加土壤有机质,削减了化肥运用,玉米产值更安稳,秸秆资源得到循环使用。

  本年,协作社计划引入300头黄牛,建起养殖场,每年可把秸秆发酵成饲料喂牛,牛粪能够发酵成有机肥还田。“这样就能完结绿色循环。将来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栽培绿色有机作物,完结农业生产的高效益。”马占有说。(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含在内)为自媒体渠道“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渠道仅供给信息存储服务。

  从昆山步行6小时来上海街头“散步”,不是为了Citywalk或健身,居然是来干这事……

  “我这适用第20条吗?”男人不满老婆“搭讪”,与街坊起争论,被追打进自家厨房砍伤两人被判故意伤害

  海口第一批“白名单”来了:16项目,45亿!第二批申报70个项目,38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