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贝博官方平台下载
【病虫害趋势预报】新疆昌吉州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长期趋势预报
日期:2024-04-07 作者: 贝博官方平台下载

  预计:2019年度昌吉州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7℃左右,较2018年偏低0.3℃左右。年度≥10℃和≥15℃的积温均比常年略偏多,无霜期接近正常年份或略长;春季升温不稳定,有短期回寒过程。

  后冬(2019年1—2月)平均气温为-10~-15℃, 大部地区较常年略低;较2018年同期偏低。

  春季(3—5月)平均气温为7~11℃,较常年略高;较2018年同期偏低。

  夏季(6—8月)平均气温为21~24.5℃, 平原大部较常年略低,山区略高;较2018年偏低。

  秋季(9—11月)平均气温为6.5~9.5℃, 较常年略高,较2018年偏高。

  后冬(2019年1—2月)降水量为15~21mm,较常年略多;较2018年同期偏多。

  春季(3—5月) 降水量为30~80mm,大部较常年偏少;较2018年同期偏少。

  夏季(6—8月) 降水量为70~170mm,较常年偏多,较2018年同期偏多。

  秋季(9—11月) 降水量为30~77mm,较常年略少,较2018年同期偏少。

  预计:后冬(2019年1—2月)最大积雪深度在16~38CM,较常年略偏厚。

  综合上述资料,在2018年秋季越冬基数调查及历年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预计2019年各种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发生总趋势如下:

  预计2019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呈偏轻发生(2级)年份,与历年相当,病害主要以小麦雪腐雪霉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根腐、黑穗病为主,虫害以小麦蚜虫、小麦叶蝉、小麦皮蓟马、负泥虫为主。

  预计小麦雪腐、雪霉病偏轻发生,局部低洼田块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4.6万亩。小麦锈病以叶锈为主,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6.4万亩,条锈发生面积20.1万亩,发生期西部县(市)5月中旬-7月上旬,东部县丘陵区6月上旬-7月下旬,主要发生区域在春麦区。小麦白粉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9.3万亩,始发期5月下旬。小麦根腐轻发生,发生面积15.3万亩,全蚀病发生面积10万亩,始发期在5月上旬,主要发生区域在奇台县冬麦区。小麦黑穗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7.2万亩。小麦赤霉病轻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

  (1)有一定的菌源。小麦常发病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加之麦区轮作倒茬面积减少,土壤、种子带菌量较大。

  (2)气象因素。若春季3月下旬至4月初气温回升慢,回寒天气强,融雪时间长,利于小麦雪腐雪霉病和黑穗病的发生。若5月降雨日数多、降水量适宜,将有利于锈病、白粉病的早期侵染。若小麦扬花期雨日多则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3)栽培因素。昌吉州小麦主栽品种抗性较弱,加之小麦播种量普遍偏大,田间密度大,有利于病害侵染和蔓延;药剂拌种面积比例增加,不利于病害侵染。

  小麦蚜虫整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6.5万亩次,主要在春麦田发生,危害高峰期在6月下旬-7月上旬。小麦皮蓟马、叶蝉 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9.8万亩次、31万亩次,皮蓟马成虫发生期5月中旬,幼虫始发期6月上旬。小麦负泥虫轻发生,发生面积9万亩。

  (1)气象因素。去年冬季是冷冬,气温偏低,不利于害虫安全越冬;若今年春夏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蚜虫、叶蝉等害虫的繁殖为害。

  (2)越冬场所。设施农业和冬小麦,为麦蚜、皮蓟马、叶蝉、锈菌等提供良好的越冬场所。

  玉米螟 一代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35.5万亩次,二代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41.3万亩次。越冬代幼虫化蛹始期5月上旬,一代幼虫发生期在5月底-6月下旬,二代幼虫发生期8月。玉米叶蝉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37.5万亩次。6月上旬侵入玉米田,危害高峰期为7-8月。玉米叶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次,危害盛期7-8月。玉米蚜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6.5万亩。双斑萤叶甲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39.5万亩,始发期5月下旬,7月上旬虫口数量达到高峰。棉铃虫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40万亩。

  (1)越冬场所增加。设施农业的发展为蚜虫、叶蝉等害虫提供良好的场所,秋翻冬灌面积较历年减少。

  (2)有一定的越冬虫源。玉米螟越冬基数全州平均为52.91头/百杆,比上年增加28.1头/百杆,较历年平均值36.03头/百秆增加16.88头。另玉米叶蝉、叶螨每年发生较普遍,有一定的虫源基数。

  (3)气象因素。去年冬季气温偏低,不利于越冬害虫存活。若夏季气温高,干旱少雨,将有利于玉米叶螨繁殖为害。

  (4)农事措施及作物布局。玉米机械收获降低玉米螟的越冬虫口基数,但是养殖业的发展和鲜食玉米培养种植面积占一定比例,仍会有一定数量的玉米秸秆留存,利于玉米螟发生。

  玉米瘤黑粉病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6万亩,发生期7-8月,发生重点区域在奇台县、玛纳斯县、呼图壁县、昌吉市。

  (1)近年玉米制种田瘤黑粉病发生普遍,越冬菌源量高,若8月降水天气偏多,则有利于玉米瘤黑粉病发生。

  棉蚜预计苗蚜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23万亩次,危害高峰为5月下旬-6月上旬;伏蚜中等发生(3级),局部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55万亩次,发生高峰期始于6月底-7月中旬。棉铃虫预测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81万亩次。其中一代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万亩次;二代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3万亩次;三代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2万亩次,预计越冬代羽化盛期5月中旬。棉叶螨预计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38万亩次,预计棉田始见期6月上旬。棉蓟马预计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35万亩,危害时期5月上旬至下旬。棉盲蝽预计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7.5万亩。

  (1)越冬基数。棉铃虫越冬基数全州平均为0.0921头/ m2,比去年减少0.0389头/m2。其中棉田调查0.054头/m2;番茄田调查0.1198头/m2、玉米田调查0.1头/m2。

  (2)越冬场所增加。全州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为蚜虫、斑潜蝇等害虫提供良好的越冬场所,有利于棉蚜的发生。滴灌面积的不断增加,秋翻冬灌面积减少,利于棉铃虫越冬。

  (3)气象因素。春季的回寒、低温天气不利于苗蚜的发生繁殖,但是 7-8月的阶段性高温干旱天气利于棉叶螨的发生;如果4-5月平均气温高于历年,将有利于棉铃虫化蛹、羽化,利于其发生。

  (4)栽培方式及其他因素。7月上中旬棉花打顶等农事操作,有利于棉叶螨扩散蔓延危害。春季灭蚜工作力度大,不利于苗蚜的发生;部分棉花地收获较晚,不能够耕翻,利于棉铃虫越冬。

  预计棉花苗期病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4万亩。棉花枯、黄萎病轻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5.5万亩、8.7万亩。棉花铃期病害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

  (2)老棉区重茬面积大,有一定的菌源基数,品种的耐病性较差,有利于枯黄萎病的发生。

  预计向日葵菌核病、锈病偏轻发生,向日葵褐斑病、白锈病、霜霉病轻发生,累计发生面积3万亩,发生期6-8月。虫害(地下害虫、向日葵螟、棉铃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5万亩。向日葵列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

  依据:(1)若阶段性阴雨天气持续,则利于蕾期的根腐型菌核病、锈病等病害发生。(2)滴灌种植培养面积增加,不利于病害的发生蔓延。(3)大部分品种种子均包衣,可有效预防病虫害的早期控制。(4)感病品种矮大头系列依旧为主导品种,局部地区食葵种植培养面积增大,有利于白锈病的发生。

  预测偏轻发生的有早疫病、灰霉病、细菌性斑点病,发生始期在6月上旬,累计发生面积3万亩;预测棉铃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万亩次,主要以一代幼虫危害为主,发生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依据:(1)加工番茄滴灌栽培,田间湿度小不利于果腐疫病发生。(2)种子处理不到位,后期管理粗放,通风透光性差利于病害的发生。(3)若春末夏初阶段性天气过程频繁降雨多,有利于病害的传播蔓延。(4)棉铃虫越冬基数全州平均为0.0921头/ m2,比去年减少0.0389头/m2,其中番茄田调查0.1198头/m2。(5)农民在防治上重视药剂交替轮换使用,不利于病害发生。

  预测中等发生的有瓜类白粉病、炭疽病、疫病等;偏轻发生的有瓜类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等,累计发生面积10万亩次。炭疽病发生期在5月中旬-6月上旬;白粉病在6月中旬-8月中旬;枯萎病发生期6月上旬-8月上旬;疫病发生期7月中旬-8月。

  依据:(1)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存有大量的菌源。(2)农户重视药剂拌种和提前施药,可有效控制病害早期蔓延。(3)若夏季气候适宜,降雨略偏多,有利于病害的传播蔓延。(4)轮作倒茬和滴灌种植培养面积增加,会减轻枯萎病的发生。(5)南瓜种植培养面积将会增加,且当前所种植的南瓜品种无抗性,有利于病毒病和疫病的发生蔓延。

  综合气象、杂草种群等因子综合分析,预计2019年农田杂草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420万亩,为害高峰期6-8月。

  依据:(1)播前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减少了早春杂草发生。(2)中耕除草等农田管理及时到位,减少了杂草种子库。(3)龙葵、田旋花、列当等恶性杂草防治难,是杂草发生危害加重的原因之一。

  预计2019年农区鼠害总体呈偏轻发生(2级),与历年相当,农田发生面积60万亩次,农户2万户。

  (1)冬季防控措施到位。入冬以来,对农舍、粮食贮藏点、粮油加工、养殖小区、温室大棚等重点场所进行毒饵投放,并通过农牧民夜校对毒饵灭鼠技术进行培训,确保安全事宜,杜绝安全隐患。

  (2)有一定的繁殖场所。粮食贮藏点、养殖小区、温室大棚为其冬季繁殖提供场所。

  综合气象、蝗区生态等因子综合分析,预计2019年土蝗在农田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20万亩,6月初蝗蝻高峰期将会出现高密度点片;在农牧交错地带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48万亩,为害高峰期6-8月。

  依据: (1)秋季残蝗面积32万亩,较上年减少4.35万亩,平均密度0.47头/平方米,最高密度4.27头/平方米。(2)气象因素。6月份高温干旱,有利于农区蝗虫繁殖、迁移危害。(3)随着农牧交错地荒滩草场被开荒面积的逐年增加,土蝗生境的变化,利于草场蝗虫向农田迁移危害。

  发生区域主要在各县(市)的丘陵浅滩交错地带、旱地、山坡农田和农牧交错地带。重点区域是奇台的五马场、东湾镇火石沟、吉布库镇天河村、七户乡、东塘村碧流河乡皇宫村;昌吉市的三工滩、阿什里奴尔加;吉木萨尔县老台乡老台村无量山、红山子村;木垒县的英格堡乡;玛纳斯县的旱卡子滩乡和清水河乡等地。

  目前,昌吉州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种类共7种,重点监测对象有9种。结合2018年植物疫情监测防治情况,预计2019年马铃薯甲虫、苹果蠧蛾、列当属等疫情在分布区继续发生,其中马铃薯甲虫发生面积5万亩,主要发生在木垒县、吉木萨尔县;苹果蠧蛾发生面积0.6万亩,主要发生在玛纳斯县、呼图壁县、昌吉市;列当属发生面积3.6万亩,主要发生在奇台县、吉木萨尔县;预计扶桑绵粉蚧、番茄潜麦蛾、向日葵黑茎病等疫情入侵、扩散蔓延风险较大,在加强上述疫情监测的同时,做好阻截、封锁防控工作,确保昌吉州农业生产安全。

  各县市植保部门强化落实春季农作物主要病虫越冬基数调查,对重大病虫的源头区、常年重发区加强监测及早期防控工作,降低病虫害种群基数。常态化开展“四定一查”工作,严格落实重大病虫“两周一报”和紧急报告制度及病虫发生高峰期每月趋势会商制度,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病虫动态、电视预报,借助微信、电视、广播等通讯手段及时将病虫预警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确保预报预警信息的覆盖面和到位率,引导农民科学防控。

  做好辖区重点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工作,开展常发疫情的阻截、封锁防控工作和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建设好马铃薯甲虫、小麦重大病害疫情阻截防控示范区,加强扶桑绵粉蚧、番茄潜麦蛾、葡萄黑茎病等入侵风险监测预警,防止重大植物疫情暴发成灾,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围绕主要农作物主产区、重大病虫害重发区,组织专家制定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防控技术措施落实。小麦病虫重点抓好条锈病、白粉病、雪腐雪霉病、赤霉病、蚜虫和草害等防控。棉花病虫重点抓好棉蚜、棉叶螨、棉铃虫和棉花枯黄萎病防控。玉米病虫重点抓好玉米螟防控。蝗虫要重点抓好专业化应急防控。园艺特色作物病虫重点抓好烟粉虱、蚜虫、斑潜蝇、蓟马、霜霉病、疫霉病、病毒病、疫病等的防控工作。

  各县市植保部门,充分的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牧民夜校等载体,以新型经营主体、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和科技意识强的农户为重点,有明确的目的性地进行绿色防控技术、农药减量增效等技术宣传与培训,举办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暨植保机械使用与维修技术等培训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病虫防治服务组织技术骨干,提升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的应用能力。